摘要:在后背酸痛,雙肩胛帶酸困時及上肢有麻木時,C7橫突是其治療點,其原因C7橫突筋膜一旦勞損會牽連很多肌肉筋膜,因其上方有肩胛提肌、斜方肌、豎脊肌、岡上肌、頭夾肌、頸夾肌、大棱形肌穿過,損時會出現上述肌肉勞損的相應癥狀。

軟組織損傷的臨床表現

1、疼痛

2、功能障礙

3、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

軟組織損傷的三大臨床特點:

1、壓痛:是診斷和判斷療效的法寶

2、結節:

a、團塊狀結節:如脂肪瘤。

b、顆粒狀結節:如扳機指。

c、圓錐狀結節:如肱骨外上髁尖處的山脊樣結節。

d、條索狀結節:如肌肉的起止點處結節。

e、不規則結節:如股骨大轉子結節。

f、瓦片狀結節:如臀部及股四頭肌損傷。

(1):結節的好發部位:

1.骨性突出點:如股骨大轉。

2.肌肉的起止點部位。

3.高應力腱性組織點:如項韌帶

4.肌肉與肌肉之間的交會部位。

5.骨的游離端:如腰三橫突。

6.神經出口點:如臀上皮神經出口點

7.關節連接處:如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時在膝關節內側的結節點。

8.肌肉力學的受力點或聚力點:

(2):正常結節與異常結節的區別:

方法:對比法:

1.比壓痛(左右對比),壓痛大的為異常結節,壓痛輕的為正常結節。

2.比軟硬程度(左右、上下對比),比正常結節軟的或硬的均為異常結節,反之則為正常結節。

3.比結節大小,在解剖沒有特異的情況下比相鄰上下結節大小,異常的是病變的結節。

軟組織損傷的臨床各論

頭痛、頭昏神經性頭痛

1、枕大小神經頭痛:最易形成卡壓的部位位于下項線中點旁開2.5厘米。并發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有:視力疲勞、前額疲勞、眼球發脹,甚至突出。

2、三叉神經痛:疼痛不過中線,疼痛持續時間不超過2分鐘,呈間斷性發作,有一個觸發點(也叫扳機點)。其治療點在C1橫突尖上。

3、神經痛:其治療點在內側眉頭部位,可捫及一個比芝麻粒還小的筋結,將其松解。

血管性頭痛:

1、頭皮下靜脈叢炎:頭皮虛腫、頭皮增厚,多有頭皮外傷史。其治療點在下項線尋找筋結點,用刀或針均可。也可以用火針散在點刺(注意針眼出血,因為頭皮血管豐富)

2、大腦前、中、后動脈供血不足,治療用太陽穴、列缺穴、合谷穴、足三里、陽陵泉、中封、足臨泣、療效定。

3、椎動脈供血不足:常見的原因為上位頸椎(C1、2、3)形成卡壓,下位頸椎卡壓相對較少,主要是:

(1)由于上下兩椎體錯位,使連接的椎A發生扭曲,導致供血障礙

(2)變形變小的椎間孔因無菌性炎癥的刺激,導致椎A痙攣,發生供血障礙。

(3)穿行于椎A上方的肌肉軟組織因勞損而出現痙攣,壓迫了椎A引起供血障礙,如頭后大小直肌損傷。

常見的治療點:

1、C2棘突旁結節點;

2、下項線的筋結點;

3、相應椎間孔變小的棘突旁點;

4、C1橫突尖點。

頸椎病:復習解剖:

1、C1橫突是頸椎橫突中最長的

2、C2橫突是頸椎橫突中最大的

3、C7棘突是頸椎棘突中最高的凡是最為突出的解剖部位,也是肌肉的應力集中點,是最易勞損的部位。

C1橫突綜合征:

1、頭昏,頭痛

2、耳鳴,耳聾

3、下頜關節紊亂

4、眼干,眼澀,眼球突出

5、三叉神經痛

6、太陽穴痛

7、面痛面麻

8、面肌痙攣,面癱

9、牙痛

治療用針法在橫突尖松解頸生理曲度改變

1、生理曲度變直,其治療點在C1、C7橫突尖治療

2、生理曲度變大,其治療點在中部頸椎棘突旁

3、C6-7棘突旁是頸椎病必做的兩個治療點。其原因:C7椎體位于頸椎與胸椎交點的樞紐部位,活動范圍最大,最易勞損。

4、在后背酸痛,雙肩胛帶酸困時及上肢有麻木時,C7橫突是其治療點,其原因C7橫突筋膜一旦勞損會牽連很多肌肉筋膜,因其上方有肩胛提肌、斜方肌、豎脊肌、岡上肌、頭夾肌、頸夾肌、大棱形肌穿過,損時會出現上述肌肉勞損的相應癥狀。

5、肩胛提肌:主要功能是使肩胛骨內收,當肩胛提肌勞損時,會影響整個肩胛骨上附著的肌肉(如岡上肌、岡下肌、大圓肌、小圓肌)的功能,產生相應癥狀,其治療點多采用其止點(肩胛骨的內上角)

頸椎神經定位診斷:

1、環樞椎椎間隙變小:頭昏、頭痛

2、C2-3椎間孔變小:頭暈、咽部不適、后背酸脹

3、C3-4椎間孔變小:頸痛,肩胛帶酸脹,肩關節活動障礙

4、C4-5椎間孔變小:頸痛、肩胛帶酸脹、上臂在肘關節下方10厘米以上部位酸痛

5、C5-6椎間孔變小:頸、肩、上肢酸痛伴拇指、食指、中指發麻

6、C6-7椎間孔變小:頸、肩、上肢酸痛,伴尺側三個指頭發麻治療只在相應棘突旁用針刀治療即可

正中神經卡壓的癥狀:

1、中間三個指頭發麻

2、或四個指頭發麻3、或5個指頭發麻(C5-6,C6-7。同時卡壓也可引起5指發麻臨床少見)其原因:

(1)、旋前圓肌綜合征:起于肱骨頭、尺骨頭、止于橈骨中上1/3與中下2/3交點處。

(2)、腕管綜合癥。

二病的區別:

1、旋前圓肌綜合征的病例:拇指的第一指關節不能快速地運動,而腕管綜合征則無此現象。

2、用手觸摸肌腹,有無壓痛結節等軟組織損傷的臨床表特點。

3、看肌肉的動作,旋前圓肌損傷,前臂旋前時疼痛。

治療:

針法:做肌肉的起止點、中點。刀法:旋前圓肌只做止點,腕管綜合征只做起點或止點,不做中點。

肩周炎:

1、好發于50歲左右,又叫“漏肩風”

2、外傷原因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階段

3、在其他年齡段,多數為頸肩綜合征

4、少數為肺尖部腫瘤引起

5、長期臥床肩關節廢用而發作,多見老年人

肩關節的三個運動軸:

1、前屈、后伸;

2、內收、外展;

3、旋前、旋后(內旋、外旋)

患者需要解決的三個運動障礙:

(1)上舉動作:治療部位為肱骨大結節、肩胛骨內上角。

(2)搭肩動作:主要治療點為喙突、肱骨大結節點

(3)后伸摸背動作:治療點為盂下結節、肱骨大結節點、肱骨小結節點、喙突點

肩周炎共有5個治療點:

1、肩胛骨內上角點:肩胛提肌

2、大結節點:岡上肌、岡下肌、小圓肌

3、小結節點:大圓肌

4、喙突點:肱二頭肌短頭、喙肱肌

5、盂下結節點:肱三頭肌長頭

肱骨外上髁處疼痛:

(都有提重物疼痛的共性)分析動作:

1:端重物疼痛,按肱二頭肌損傷治療

2:掃地疼痛,按肱三頭肌損傷治療

3:倒開水,擰毛巾疼痛,按橈側腕伸肌損傷治療

分析疼痛部位:

1:肱二頭肌損傷疼痛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的前下方

2:肱三頭肌損傷疼痛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的后下方

3:橈側腕伸肌損傷疼痛的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尖上

心臟病:

風濕性心臟病不治,先天性心臟病無效,其余心臟病均可用此方法

針刀治療點:

1、T5-6棘突旁左側

2、C7橫突尖上方筋結點,左側

3、鎖骨下窩,前斜角肌的附著點,左側

4、劍突結節點

乳腺增生:

針刀治療點;

1、T3,4同側棘突旁;

2、膻中穴附近筋結點

快速連結:骨科點點讚

R74ED41585DDFG


5大壞習慣加速膝蓋老化 榜首的是?按摩肘尖穴位的作用無痛分娩一般要生多久 無痛分娩有什麼好處慢性咽炎可以喝酸奶嗎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68dc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